开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网投十大信誉可靠平台

05-092025

来源

市场监督管理局

分享

字号

开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襄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倩宇。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本期访谈特邀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筱青,为大家介绍襄阳市在开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上取得的成效。万局长您好,欢迎您!

万筱青: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市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共同交流关于开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也感谢各位网友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万局长,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上所做的工作?

万筱青:好的,主持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近年来,市场监督管理局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经营主体准入、发展、保护、退出全周期全链条需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在市场环境优化提升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市场增量,为经济发展蓄力

我们在经营主体培育上下大力气。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化 标准化”企业住所登记等一系列改革,畅通准入渠道。全面推开个体工商户精准培育帮扶、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培育机制创新等先进经验,有力促进经营主体快速成长。截至今年3月,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万户,企业主体总量24.4万户,两项指标稳居全省第二。

我们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下简称“两新”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主动发挥“链长”作用,将“两新”产业纳入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先进标准改革试点目录,推进“两新”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两新”产业增速、总量分别位居我市六大重点产业链第1位和第3位。“两新”产业链获评省级质量提升示范优秀项目,入选全国质量强链经验工作成果。

我们在区域联动协同机制建设上下够狠劲。全国首个跨区域网络监管服务一体化组织——“汉江流域鄂豫陕甘15城市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跨区域协作联盟”在襄成立,推动全市网络经营主体突破13万家,同比增长10.69%。襄阳市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纳入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城市。

二、做优市场存量,为经济发展赋能

我们积极探索信用监管增值服务路径。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率先在全省推进“信用 中介治理”改革,为中介机构提供全流程“信用”预警、修复、增值服务,荣获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我们想方设法优化经营主体发展环境。从水电气规范收费、知识产权保护、不见面审批等方面入手,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与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对接,11个事项、12个地区被确定为省级试点事项和成效明显地区,两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二。

我们千方百计营造公平普惠政策环境。全面履行公平竞争审查职责,建立“襄十随神”都市圈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跨区域合作机制,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542件,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发展扫除制度性障碍。

三、做强市场质量,为经济发展增效

我们聚焦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资金需求,拓展融资渠道。联合金融机构推行“鄂质贷”、个体工商户“名特优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近20亿元。

我们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创新。全面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展体系,2024年全市授权发明专利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达到1224件,同比增长31.47%。襄阳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市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

我们夯实经济发展质量基础。主动对接“144”产业集群和“6 2”重点产业质量提升需求,16家企业、17个产品荣膺首届“湖北精品”称号。构建襄阳牛肉面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梳理相关标准明细487项,指导企业制定地方标准,以一流标准打造一流产品,更好地服务襄阳牛肉面产业做大做强。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市场准入环境的不断优化,准入渠道越来越畅通,老百姓办事确实越来越方便了,您能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在快速准入方面采取了哪些便利化举措呢?

万筱青:好的,大家都知道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着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的职责,我们聚焦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推出“五维一体”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营业执照办理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智办”跨越升级:

一是智慧审批提速增效。通过智能预审、并联办理、容缺受理等机制,实现“一表申报、一窗出件”。审批效能提升70%,申报材料精简率达95%,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全时全域通办服务。线上有“云服务”,依托湖北政务服务网实现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全程网办;线下可“全城办”,城区范围推行跨辖区通办 24小时自助服务;区域能“协同办”:与南阳市建立“跨省通办”机制,实现“襄十随神”城市群注册登记一体化办理。

三是数字赋能流程再造。我们全面推行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勾选填写,住所信息申报承诺,申报文书智能生成,开启智慧政务新篇章。

四是惠企服务再升级。推出“新办企业服务包”:赠送一套公章,最多五枚;证照和公章免费邮寄;税务、社保和公积金并联办理。

五是暖心政务全天候。构建“四时”服务体系:工作日实行午间不间断 延时服务,节假日实行预约办理 上门服务,紧急事实行绿色通道 特事特办,特殊群体实行无障碍通道。

我们始终把群众“忧心的事”当成我们“牵挂的事”。通过流程重构与数字赋能,我市营业执照办理实现三大转变: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纸质审批”到“无感审批”,从“属地办理”到“全域通办”。

主持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是整个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和蓬勃发展的基础。我们关注到,截至3月,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万户,企业主体总量24.4万户,襄阳有60多万个体工商户,“个转企”政策引发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关注,能详细介绍一下该项政策吗?

万筱青:好的。“个转企”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

首先,个体工商户为什么要转型升级为企业呢?从现在的情况看,个体工商户在市场信誉、融资能力、人才吸引、抗风险能力上均不如企业;在招投标领域,个体工商户有很多限制,而企业是可以全领域参加的。

其次,哪些个体工商户适合转型为企业呢?一是法定转型类,包括:汽车、二手车经销、成品油销售、药店、网吧等行业;二是规模发展类,比如较大规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三是优质培育类,纳入我市“名特优新”培育库的个体工商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产业升级、提升集聚能力。

再次,个体工商户转型后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我局联合14个部门出台了《襄阳市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工作实施方案》,准备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襄阳市“个转企”工作实施意见》,聚焦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特点和突出诉求,加强政策精准供给和梯次帮扶培育,为广大个体工商户提供政策直达快享、知识产权、品牌培育、财政奖补、创业指导、技能培训、金融信贷支持等七大扶持政策,激发“个转企”积极性。

在办理方式上,申请人可以线上办理,登录湖北政务服务网“个转企”专区进行申请;同时,我们在各级政务大厅设置了“个转企”绿色通道,提供税费优惠政策,操作指引等服务,即时办结。

主持人:我们关注到,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成效突出,成功承办了全国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执法稽查工作座谈会暨2024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部署会。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工作在服务市场环境优化提升上进行了哪些创新探索?

万筱青:好的。2024年,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共获得国家级荣誉20项,省级荣誉59项。纵深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深入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重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民生领域价格监督检查、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传销行为专项执法行动,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主要开展以下创新探索:

一是积极营造百姓满意的消费环境。联合公检法司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依法处置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实施方案》,明确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甄别标准和各部门的主要任务,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打击恶意投诉举报的新局面。方案落地半年,恶意投诉举报工单锐减三分之一,成效显著,受到总局、省局肯定推广。在2024年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襄阳排名第19位,连续7年持续进位,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二是努力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率先分领域出台食品、特设、价格、计量等十二大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实施细则,让每个市场主体都感受到依法监管、规范执法的公平正义。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动态扩容免罚清单至80项。全年免罚款处罚924件。

三是探索“一业一查一标准”,打造全新无感监管模式。力争由过去“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变为“不进门、线上查”。我们积极探索,统一行业检查标准,将“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与智慧监管、扫码监管、“触发式”非现场监管、信用风险分类、信用风险预警相结合,减少上门检查、多头重复检查,全力打造全新无感监管新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主持人:通过万局长以上介绍,可以感受到,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上,采取多种措施给群众带来便利,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成效显著,万局长,能否继续介绍下一步工作打算吗?

万筱青:好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经济发展这一要务,强改革、强服务、强基础,多措并举服务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一是紧紧扭住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千方百计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推进个转企、企业迁移等“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应用,打造快速高效准入环境,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量的基础。

二是充分发挥质量、专利、商标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国家级、省级示范试点项目争取力度,高质量完成国家航空动力装置维修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验收,推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湖北精品”全覆盖。建好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切实推动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成果产业化,更好地服务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质的基础。

三是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做好公平竞争政策审查、反不正当竞争的加法题;也做好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的减法题,切实斩断破坏公平市场的各种“盘外招”。

四是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突出精准性监管、靶向性执法、保姆式服务,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让违法失信者“无处可逃”,全力打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主持人:非常感谢万局长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对襄阳市开展市场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万筱青:谢谢主持人!真诚欢迎大家为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言献策,共同推进襄阳市场环境优化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结束,我们下期再会!

网站地图